查看原文
其他

提质创新,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迈上新台阶

李渊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体系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也被纳入“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发展在顶层设计上进行了部署,在服务领域和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发展存在着融合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制度保障不够健全等短板。”十四五“时期,应推动优质志愿资源倾斜,提升数字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和配套保障措施。



本文字数:4422

阅读时间:8分钟


一、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文化志愿服务建设是国家志愿服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文化志愿服务建设被纳入国家深化改革总体部署,进一步受到社会关注。《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社会各方面人士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基层文化活动。”文化部在十三五时期的各类规划中都将文化志愿服务作为专题内容进行了部署,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繁荣群众文艺规划中都明确提出支持文化志愿服务、大力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等,并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出了发展方向。国家旅游局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加强旅游志愿者队伍建设。


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人数已经突破一百万,占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的三分之一。文化志愿服务在公共文化事业中发挥的作用正逐步由有益补充转变为重要力量。


山东省文化志愿人才

 图片来源于山东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网  ▲ 


2018年,为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整合组建新的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也随之拓展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体系。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章节中多次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体系,可以看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在引领风尚、服务社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人员短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区域发展不平衡、标准规范不健全等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激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来说不仅能实现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还能通过志愿服务影响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当中,有利于形成人人可为我、我为人人、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发展中

存在的短板


01.

区域层次发展不平衡


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业中文化志愿服务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和层次方面。当前,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社会认知还不够广泛,公众对于志愿服务的理念、内容等方面认识还不够深入,部分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的内涵理解不够,存在着功利性倾向的问题。许多地区对于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志愿者的资金投入不足、保障和配套措施缺失。


部分志愿工作者志愿活动与业务工作之间的界限也存在一定的模糊和冲突。志愿服务发展不平衡问题尤其体现在城乡之间,农村地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数量相当有限,更存在着村民只是“单向度”地作为服务的接受者的特点。此外,在乡村地区,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管理队伍亟待建立,这对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活动规范有序开展相当重要。


中国好人、烈山区传习志愿者任婉婉向群众宣讲奋斗故事

 图片来源于淮北文明网 岳建文  ▲ 


02.

专业化精准化程度有待提升 


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的效能直接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业的健康高效运行。供需的匹配程度不仅影响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影响着志愿者队伍的整体发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仅依靠志愿者的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精准对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破除“供”和“需”之间的矛盾,避免服务“千篇一律”。部分志愿服务活动因社会融入程度不高,有效服务供给不足,不仅没有为公众“解渴”,还挫伤了志愿者队伍的积极性。


此外,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目前文化志愿服务主要还是由行政部门进行推动,专门的文化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尚未建立起来,志愿服务信息共享、供需对接、培训管理不畅通的问题以及志愿者专业能力与岗位不对口的现象较为突出。


03.

体制和保障有待完善


近年来,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志愿服务条例》和《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但各地方落实程度和配套政策仍然有待完善,志愿服务标准制定和管理制度有待健全。文化和旅游服务志愿者从招募、培训、上岗、考核、保障、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重服务活动,对于志愿者培训指导、绩效考评、激励回馈和嘉许制度不够重视的现象。


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和人员不足是普遍面临的问题,许多志愿活动缺乏有关部门的专门列支资金,依靠志愿者临时进行筹措,影响了志愿项目的拓展。许多志愿服务活动是临时性、突击式的,应急性较强但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服务模式,因此出现志愿者参与积极性较差、流失率较高、可持续性弱、优秀志愿者沉淀不足等问题。


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发展迈上新台阶


01.

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


首先,加强对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的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在实践中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依托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艺院团、景区等文旅单位开展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发挥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大具备相关专长人才的遴选力度。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特色,挖掘培育志愿服务岗位,发挥专业志愿者在引领和推动全社会弘扬志愿精神的显著作用,积极引导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单位和景区优质文化服务向基层和乡村倾斜。


 图片来源于pixabay  ▲ 


其次,要根据开展多层次的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的精准性。吸引更多专业人士尤其是青年人才参与志愿服务。加强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村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文化志愿服务,强化对弱势群体对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帮扶。


最后,依托重点项目全面提升乡村文化志愿服务水平。重点支持“春雨工程”“阳光工程”等示范活动,加强对乡村志愿者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挖掘利用好乡村文化资源,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发挥非遗传承人、民俗传承人的独特优势,推动文化志愿服务跨区域交流合作,加强对乡村文艺人才和文旅行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鼓励乡村志愿者进行文化资源的梳理研究,助推乡村振兴和文明乡风建设。


02.

提升志愿服务数字化专业化水平


我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发展程度还不相匹配。首先,应积极加快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加快志愿服务全国互联互通和志愿者信息共享,建立文旅志愿服务数据库和一体化平台,连接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众、志愿者,整合各方资源,鼓励公众在数字化平台上“提需求、点菜单”,不断完善个性化的项目支撑和对特定群体的服务力度,提升志愿服务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同时,应加强文旅志愿服务的数字化管理,积极依托数字化平台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培训,打通志愿服务全过程。


此外,应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和智慧旅游中的作用,深化内容形式创新。在古籍普查、政策宣传、资源梳理、展览策划、智慧文旅管理等专业性强的岗位中引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专业人才,加大志愿服务中数字化服务内容的投入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由“线下”走向“线上+线下”,由相对独立走向融合开放。


03.

健全保障机制和配套政策


健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制度和规范是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统筹建立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面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组织,并依托各文旅单位建设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培训交流平台,强化对志愿者制度、法规、技能的培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的激励保障机制,各地应积极在积分落户、各类岗位招录、景区入园优惠等环节出台相关激励措施,鼓励优秀志愿者信用信息共享,沉淀优质志愿者资源。


其次,要广泛推动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当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和旅游景区志愿服务制度,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考核、退出等制度,建立社会志愿者组织的依法登记或备案制度,加强志愿服务标准化管理,积极引导志愿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运行,激发志愿团体服务活力。


最后,要加强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与引导。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探索建立多渠道的经费筹资机制,鼓励有关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志愿服务运营管理,在捐赠和资助方面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日本在志愿服务机制中,重视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将社会团体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实施主体。全国社会福祉协议会和遍布各地的公民馆,推动了以市民或市民团体为主体的志愿服务管理网络的形成。非营利社会组织作为枢纽,连接着专业结构和公民,充分发挥了居民的自治能力,这对于我国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图片来源于pixabay  ▲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完善现代旅游体系的重要环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工程影响力日益彰显,志愿者队伍日益扩大。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已经逐步渗透到非遗传承保护、文化市场监督、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域。未来,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将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助力乡村振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良警宇.中国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18:001.

[2]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 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zwgk.mct.gov.cn/zfxxgkml/ghjh/202106/t20210602_924956.html,2020-06.

[3]郝永红. 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优化政府公共管理[J]. 中国行政管理, 2010(08):99-101.

[4]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稳中求进、成效显著[EB/OL].https://www.mct.gov.cn/whzx/bnsj/ggwhs/201502/t20150209_764721.htm,2015-02.

[5]中国青年网.参与志愿服务,拥抱新时代社会文明之光[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8221922874584314&wfr=spider&for=pc,2019-03.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美编 | 吕璐芳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言之有范


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转发!


欢迎向我们投稿!

投稿请联系:18614256583

如需咨询合作,请与我们联络!

联络电话:18614256583



言之有范|2014 - 2021

聚焦文化事件

把握政策动向




往期推荐

01

 面向新发展阶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 点击阅读

02

● 数智文旅开启文旅变革新格局,文旅行业的春天到来了吗?

► 点击阅读

03

 “柔性拓展、意涵扩展、双向深化”:“十四五”时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新思路

► 点击阅读

04

 百万年薪?乡村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前景与窘境

► 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